古诗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青青河畔草》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陵上柏》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西北有高楼》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涉江采芙蓉》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皎夜光》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冉冉孤生竹》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庭中有奇树》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回车驾言迈》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东城高且长》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驱车上东门》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凛凛岁云暮》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孟冬寒气至》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注释】 三五:农历十五日. 四五:农历二十日. 三岁:三年.灭:消失. 区区:指相爱之情.

《客从远方来》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明月何皎皎》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乐府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绝句 赵孟頫

春寒恻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

探梅访僧 赵孟頫

轻轻踏破白雪堆,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却空回。

岳鄂王墓 赵孟頫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纪旧游 赵孟頫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

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

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溪上 赵孟頫

溪上东风吹柳花,溪头春水净无沙。

白鸥自信无机事,玄鸟犹知有岁华。

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令人苦忆东陵子,拟问田园学种瓜。

四时读书乐(春季篇) 翁森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博浪沙 陈孚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金山寺 陈孚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

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

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明诗

清诗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天星。

袁枚《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

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

不羡神仙羡少年。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龚自珍《己亥杂诗》第二百二十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黄景仁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

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

春鸟秋虫自作声。

谭嗣同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石达开 入川题壁

大盗亦有道, 诗书所不屑。 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 人头作酒杯, 饮尽仇雠血。

石达开 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千颗明珠一瓮收, 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 吸尽黄河水倒流。

奕譞对联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此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近现代

备注

最后修改时间:2023-02-10 12:45

未整理

1 骆宾王《咏鹅》

02 汉乐府《江南》

03 李绅《悯农》

04 李白《古朗月行(节选)》

05 李峤《风》

部编版一年级(下)

06 孟浩然《春晓》

07 李白《赠汪伦》

08 李白《静夜思》

09 白居易《池上》

10 杨万里《小池》

11 贾岛《寻隐者不遇》

部编版二年级(上)

12 北朝民歌《敕勒歌》

13 王之涣《登鹳雀楼》

14 李白《望庐山瀑布》

15 柳宗元《江雪》

16 王安石《梅花》

17 李白《夜宿山寺》

18 胡令能《小儿垂钓》

部编版二年级(下)

19 贺知章《咏柳》

20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 杜甫《绝句》

23 高鼎《村居》

24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部编版三年级(上)

25 李白《早发白帝城》

26 李白《望天门山》

27 杜牧《山行》

28 刘禹锡《望洞庭》

29 袁枚《所见》

30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1 苏轼《赠刘景文》

32 叶绍翁《夜书所见》

33 王昌龄《采莲曲》

34《司马光》

部编版三年级(下)

35 白居易《忆江南》

36 王安石《元日》

37 杜甫《绝句》

38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9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0 杜牧《清明》

41 韦应物《滁州西涧》

42 曾几《三衢道中》

43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4《守株待兔》

部编版四年级(上)

45 王维《鹿柴》

46 王翰《凉州词》

47 高适《别董大》

48 王昌龄《出塞》

49 苏轼《题西林壁》

50 刘禹锡《浪淘沙》

51 李清照《夏日绝句》

52 白居易《暮江吟》

53 李商隐《嫦娥》

54 卢钺《雪梅》

55《精卫填海》

56《王戎不取道旁李》

部编版四年级(下)

57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58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59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0 卢纶《塞下曲》

61 王冕《墨梅》

62 罗隐《蜂》

6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4 李白《独坐敬亭山》

65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部编版五年级(上)

66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7 张志和《渔歌子》

68 张继《枫桥夜泊》

69 林升《题临安邸》

70 陆游《示儿》

71 龚自珍《己亥杂诗》

72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73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74 林杰《乞巧》

75 纳兰性德《长相思》

76 王维《山居秋暝》

部编版五年级(下)

77 孟郊《游子吟》

78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79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0 翁卷《乡村四月》

81 王之涣《凉州词》

82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3 王昌龄《从军行》

84 雷震《村晚》

85 杨万里《稚子弄冰》

85 王维《鸟鸣涧》

87《自相矛盾》

88《杨氏之子》

部编版六年级(上)

89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90 朱熹《春日》

91 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92 杜牧《江南春》

93 贺知章《回乡偶书》

94 孟浩然《宿建德江》

95 孟浩然《过故人庄》

96 辛弃疾《西江月》

97《伯牙鼓琴》

部编版六年级(下)

98 范仲淹《江上渔者》

99 于谦《石灰吟》

100 叶绍翁《游园不值》

101 郑燮《竹石》

102 王安石《泊船瓜洲》

103 杜甫《春夜喜雨》

104 汉乐府《长歌行》

10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6 韩翃《寒食》

107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08 王建《十五夜望月》 109 李贺《马诗》 110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111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2 黄庭坚《清平乐》

113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4 苏轼《浣溪沙》

115《学弈》

116《两小儿辩日》

补充篇目

01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02 李商隐《乐游原》

03 刘邦《大风歌》

04 项羽《垓下歌》

05 曹植《七步诗》

06 陆凯《赠范晔》

07 李世民《赐萧瑀》

08 宋之问《渡汉江》

09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0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1 杜甫《赠花卿》

12 杜甫《绝句慢兴九首(其五)》

13 张九龄《望月怀远(节选)》

14 王维《少年行(其一)》

15 王维《相思》

16 李白《秋浦歌》

17 颜真卿《劝学》

18 刘方平《采莲曲》

19 司空曙《江村即事》

20 卢纶《塞下曲》 21 孟郊《登科后》

22 崔护《题都城南庄》

23 张籍《秋思》

24 刘禹锡《乌衣巷》

25 刘禹锡《竹枝词》

26 白居易《遗爱寺》

27 元稹《菊花》

28 贾岛《剑客》

29 贾岛《题李凝幽居(节选)》

30 缪氏子《赋新月》 31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2 杜牧《题乌江亭》

33 杜牧《秋夕》

34 杜秋娘《金缕衣》

35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36 赵嘏《江楼感旧》

37 薛莹《秋日湖上》

38 颜仁郁《农家》

39 黄巢《菊花》

40 曹松《己亥岁》 41 杜荀鹤《小松》

42 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43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44 张俞《蚕妇》

45 曾巩《咏柳》

46 司马光《客中初夏》

47 王安石《江上》

48 程颢《春日偶成》

49 王令《送春》

50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51 陈师道《绝句四首(其四)》

52 岳飞《题青泥市壁》

5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4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5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56 杜耒《寒夜》

57 刘基《北风行》

58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59 文征明《绝句》

60 杨继盛《就义诗》 61 钱福《明日歌》

62 戚继光《马上作》

63 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64 偰逊《山雨》

65 赵翼《论诗五绝(其二)》

66 毕沅《锦云川》

67 林则徐《塞外杂咏》

68 谭嗣同《狱中题壁》

69 秋瑾《对酒》

70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1 李白《峨眉山月歌》

72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3 杜甫《房兵曹胡马》 图片

初中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

01 曹操《观沧海》

02 王湾《次北固山下》

03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04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05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06 刘禹锡《秋词》

07 李商隐《夜雨寄北》

08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09 谭嗣同《潼关》

10《孔子语录 论语》

11《诫子书》

部编版七年级(下)

12 北朝民歌《木兰诗》

13 王维《竹里馆》

1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5 岑参《逢入京使》

16 韩愈《晚春》

17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 杜甫《望岳》

19 王安石《登飞来峰》

20 陆游《游山西村》 21 龚自珍《己亥杂诗》

22 杜牧《泊秦淮》

23 李商隐《贾生》

24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5 赵师秀《约客》

26《陋室铭》

27《爱莲说》

28《河中石兽》

部编版八年级(上)

29 王绩《野望》

30 崔颢《黄鹤楼》

31 王维《使至塞上》

32 李白《渡荆门送别》

33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5 曹操《龟虽寿》

36 刘祯《赠从弟》

37 曹植《梁甫行》

38 陶渊明《饮酒》

39 杜甫《春望》

40 李贺《雁门太守行》 41 杜牧《赤壁》

42 李清照《渔家傲》

43 晏殊《浣溪沙》

44 欧阳修《采桑子》

45 朱敦儒《相见欢》

46 李清照《如梦令》

47《三峡》

48《答谢中书书》

49《记承天寺夜游》

50《与朱元思书》

51《富贵不能淫》

5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部编版八年级(下)

53 诗经《关雎》

54 诗经《蒹葭》

55 诗经《式微》

56 诗经《子衿》

57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8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9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0 白居易《卖炭翁》 61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2 李白《送友人》

63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4 陆游《卜算子·咏梅》

65《桃花源记》

66《小石潭记》

67《北冥有鱼》

68《虽有嘉肴》

69《大道之行也》

70《马说》

部编版九年级(上)

71 李白《行路难(其一)》

7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3 苏轼《水调歌头》

74 杜甫《月夜忆舍弟》

75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6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7 温庭筠《商山早行》

78 李商隐《无题》

79 许浑《咸阳城东楼》

80 秦观《行香子》

81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2《岳阳楼记》

83《醉翁亭记》

84《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九年级(下)

85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6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7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8 苏轼《定风波》

89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90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91 纳兰性德《浣溪沙》

92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9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4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5 文天祥《过零丁洋》

96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7 文天祥《南安军》

98 夏完淳《别云间》

99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100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101《鱼我所欲也》

102《曹刿论战》

10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04《出师表》

补充篇目

01 白居易《观刈麦》 02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03 李煜《相见欢》 04 陶渊明《归园田居》 05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06 杜甫《登楼》 07 杜甫《石壕吏》 08 温庭筠《忆江南》 09 苏轼《浣溪沙》 10 李清照《醉花阴》 11 赵翼《论诗五绝(其二)》 12《邹忌讽齐王纳谏》

图片

高中必背古诗文

01 诗经《氓》

02 屈原《离骚(节选)》

03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04 曹操《短歌行》

05 陶渊明《归园田居》

06 王维《山居秋暝》

07 李白《蜀道难》

08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09 李白《将进酒》

10 杜甫《兵车行》 11 杜甫《蜀相》

12 杜甫《客至》

13 杜甫《登高》

14 杜甫《登岳阳楼》

15 刘禹锡《石头城》

16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7 李贺《李凭箜篌引》

18 杜牧《过华清宫》

19 李商隐《锦瑟》

20 温庭筠《菩萨蛮》 21 李煜《虞美人》

22 柳永《雨霖铃》

2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4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5 秦观《鹊桥仙》

26 李清照《声声慢》

27 陆游《书愤》

28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9 姜夔《扬州慢(并序)》

30 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 31 庄子《逍遥游(节选)》

32 荀子《劝学(节选)》

33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34 李密《陈情表》

35 王勃《滕王阁序(节选)》

36 韩愈《师说》

37 杜牧《阿房宫赋》

38 苏洵《六国论》

39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0 苏轼《前赤壁赋》